西藏自治區質監局信息化綜合平臺(一期)
項目背景
黨的十八大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習近平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強調,要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質檢信息化建設,有效推動質檢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是質檢系統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和實際舉措。
為做好新常態下的質監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建設與質監事業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促進質監改革發展、推動建設質量強國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推動互聯網與各領域深入融合發展和創新發展,運用大數據推進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西藏自治區應抓住機遇,不斷探索,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質監信息化工作體系架構,積極運用先進的理念、技術和資源推進質監工作創新發展、加快提升自治區質監系統服務水平和監管能力,因此,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對信息化工作提出的要求,響應質監總局領導提出的信息化“構建大機制、搭建大平臺、整合大數據、促進大融合、保障大安全”五大建設工作部署,西藏自治區質監信息化工作必須著眼于全區質監系統發展目標,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出發,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質監信息化工作的全局性、整體性、結構性問題,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架構西藏自治區質監信息化頂層設計,打造西藏質監信息化綜合平臺,逐步實現服務和監管能力的現代化。
建設目標
平臺建設采用目前流行的開發技術,業內成熟的架構,以質監業務辦理和服務為基礎,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手段,按照“一數一源、一源多用、信息共享、部門協同”的原則,全面整合行政許可、監督抽查、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特種設備、行政執法、質量、檢驗檢測等質監數據資源,建設全區質監綜合信息平臺,解決業務辦理不統一、質監數據資源“信息孤島”的問題,通過對數據的采集、整合、共享、分析提高業務監管、信息共享、為領導決策和公眾查詢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服務。
質監信息綜合平臺通過“一中心、四平臺”,進行質監業務信息化建設,通過四大平臺提高業務辦理能力。利用信息化業務平臺進行質監信息的整合,全面整合行政許可、監督抽查、標準、計量、特種設備、行政執法、質量等不同來源的質檢數據資源,形成一個質監大數據中心,對數據中心的資源進行加工、分析等工作,實現跨部門、跨地區和跨行業信息共享,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提高業務監管與協同及加強社會公共服務。
通過質監綜合信息平臺的建設,最終實現:構建全自治區質監綜合信息平臺框架;全面梳理質監各項業務需求、規范、流程的基礎上,建立質監業務一網辦理的信息系統,按照“一數一源、多元校核”的原則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辦理;在全面梳理各業務系統和行業應用系統的各類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建立數據標準、體系標準,對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建立統一的信息資源庫;建設數據資源整合、共享、交換平臺層,滿足內部和外部信息共享交換的需求;通過對數據分析和挖掘,為領導決策、綜合業務管理、和公眾信息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平臺建設基于標準的三層架構,不受平臺和數據庫種類的影響,可以跨平臺,適用于多種數據庫,在保障平臺靈活性的基礎上實現平臺的可擴展性,使平臺具有良好的應用同時也具有相應的安全保障。